6月家庭光伏电站实际发电量公布
它同样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智能激光制造、全固态激光器、激光与光电检测等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已成功实施转化。
中心现已建成屋顶光伏4万平方米,为这里提供约三分之一的用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600吨。他因此开始不断投资扩大装机容量,自家屋顶装满了就租用朋友家和企业的屋顶。
(参与记者:张昕怡、刘金辉)。一年后,卖电的收入加上国家补贴让朱启杰获利4400多元。建成三个月已发电约20万千瓦时。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长远 陈圣炜)在江苏省苏州太仓市的耐克(中国)物流中心,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河南省安阳市内黄中佳新能源有限公司租赁当地工业园区厂房屋顶,架设了8.4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年发电量上千万千瓦时。
如今屋顶上的电站每年能给他带来20多万元利润。朱启杰如今已成立光伏销售安装公司,并把生意做到了国外。一码惠企、12345热线监管平台、渣土车全流程监管系统投入运行,逐步实现监管服务的线上化。
召开县区级周例会283次,研究问题563个。办理过程全留痕、可追溯,实时反馈审批当前节点和状态,结果及时通过平台公布,实现政策兑现透明公开。坚持标准化、制度化提升服务水平,为万人助万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是多渠道搭建政策宣传连心桥。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742名干部联系3975家企业,累计办理各类问题3964个,办结率100%(不含涉法涉诉类问题)。制定并实施《商丘市上市清零计划》,扎实推进上市企业清零,继2021年力量钻石在深交所上市后,2022年,惠丰钻石在北交所上市,利盈环保成功登陆新三板。
疫情期间协调许继、许昌卷烟厂、西继迅达电梯等近500家企业的近万名人员返岗、近千台车辆通行,保障了疫情期间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线兼顾、双战双赢。企业反映问题数量逐年下降,问题解决速度与质量不断提升,全年1821个问题实现了100%解决,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成立正处级的企业服务中心,建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中部地区最大的实体大厅,配套建设兴企网线上平台,已注册企业11万余家。
一是落实重点工作报送机制,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全市5000多家企业基本信息、营收情况,40多家市直单位、近4000名助企服务官等纳入平台管理,建立终端数据库。落实每月10日、20日的助企双十工作日制度和交办单、催办单、问效建议单三单制办理制度。市县乡三级4717名助企干部包联6867家企业,16个助企服务工作组一对一分包县区,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升规入库企业全包联。
建立省市县三级白名单体系,认定市级白名单工业企业812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居全省第2位。
全省率先开发政策计算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通过汇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推送到相关企业,有效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应享尽享。重点保障平台兑付资金需求,动态调拨财政资金,强化库款保障,确保资金及时兑付到位。
建立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企业服务机制解难题。许昌市着眼全局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办持续加强与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指挥部办公室、市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联动,实行三办联动,巩固双线嵌合工作机制。全省共派出助企干部7.6万名,包联企业13.5万家,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88435个,问题解决率99.8%。三是形成全市助企一张网,以日计划、周研判、月考核、季总结、年总评模式,规范服务流程。二是形成自下而上一条线。新增上市企业3家、省制造业头雁企业1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3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居全省第三位。提供持续动力,举办企业家大讲堂培训。
坚持每周二晚上7时30分准时召开由企业、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共同参加的服务企业面对面工作晚茶会,认真倾听参会企业问题诉求,现场研究并推动问题解决。细化平台8大板块,包括企业位置辐射图,考核模块,新闻动态展示模块,企业包联情况,八个深化、四项对接活动开展情况和各项惠企政策展示。
聚焦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以天海集团为龙头带动了386家汽车电子企业、以仕佳光子为龙头带动47家光分路器芯片企业、以龙芯中科为龙头带动25家信创企业落户鹤壁,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市长每周召开包括万人助万企工作在内的周交办会,分管副市长每周召开企业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周例会,实行月讲评积分排名通报制度。
2022年全年累计开展政策、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两化融合对接活动483场次,累计签约销售金额29亿元,融资60.16亿元,开发用工岗位95679个,六项对接活动的开展,有效打通了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卡点、痛点,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的深度耦合。漯河包企干部走进企业、走进车间,面对面访、心交心问,精准梳理企业问题。全省率先上线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同步开发完成移动端应用,将全市10717个项目纳入监管服务范围。由人大代表和1000家样本企业对市直单位判卷打分,以晾晒评比促比学赶超,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做实。
任务向下交办直达部门和首席服务官,惠企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流程直通企业负责人,实现自上而下快速交办。平台分设近万个账号,将全市助企工作通过平台延伸至企业,通过一部手机一个账号重塑工作流程。
新乡精准服务优环境示范引领促转型2022年,新乡市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理念,统筹实施八个深化,凝神聚力通堵点、接断点、除痛点,助力企业强信心、稳生产、提质效,精准服务优环境、强示范、促转型,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出台《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经市人大通过,报省人大审查批准,这是南阳市有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十一部地方性法规,为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坚持以风口产业为主线,聚焦十大重点产业集群,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恒都集团泌阳10万吨牛肉深加工项目,仅用15天时间便完成了道路硬化、厂区绿化、设备安装调试等建设任务,比企业原定目标提前了两个月。
在此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探索,在服务中创新,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成效突出的优秀集体,10个省辖市、19个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9个助企服务工作组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突出目标导向,大力推动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8169个,实现城市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13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居全省第2位。全市上下形成重视企业、重视产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极大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
针对引才难、留人难的问题,以人大立法形式确立了人才节,建立兴鹤聚才人才服务平台,创立了事业编企业用人才驿站,引进科技副总17名、高层次人才1438名。各地把打通堵点与优化环境相结合,着力优存量、扩增量、谋变量,有效纾解了企业困难、稳住了经济大盘、提振了市场信心,全省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加强政策宣讲,推动落地落细。工信、卫健、交通等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运行,全力保障重点企业不停产。
一是建立终端数据库,将助企服务从人工带入数字化时代。14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